健康體檢適宜人群
健康體檢是預防疾病最有效的手段,以下三類人群應定期進行健康體檢。
一、40歲以上的亞健康人群。有資料顯示:18-40歲的人群隨著年齡的增長,身體機能輕度失調呈緩慢上升趨勢,40歲以上存在潛疾病狀態的亞健康人比例陡然攀高,到55歲以后有明顯疾病癥狀的人越來越多。亞健康狀態在中年以后變得明朗化,滑向疾病的步伐迅速加快,定期進行健康體檢,隨時掌握自己的身體功能和疾病發展,及時調整用藥,達到預防、治療的最好效果。
二、患有慢性病的人群。慢性病人指一些已患有心腦血管、糖尿病、肝炎、哮喘、胃病等疾病的人,病人可能在醫生的治療下能暫時得到緩解,但絕非能得到一勞永逸的良方,因此,這些病人仍然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,以便監測身體各項機能,如:糖尿病病人應每月監測一次血糖,并檢查是否有合并癥發生;乙肝病人每半年要進行一次肝臟超聲檢查;胃病病人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。
三、白領族。數據顯示:31-60歲的白領職員中,脂肪肝發病率高達32.9%,肥胖癥患病率達31.6%,高脂血癥患病率為12.8%,冠心病患病率為3.1%。據專家分析,白領人的脂肪肝、高脂血癥等患病率之所以高,是因為白領人常有過量攝食、進零食、吃夜宵等不規律的飲食習慣,擾亂了身體正常的代謝。如果每年做一次健康體檢,這些疾病便能做到及早發現、及時治療,提高生活質量。
健康檢查的目的可歸為三點:
一、早期發現潛在的致病因子,及時有效的治療。
二、觀察身體各項功能反應,適時予以調整改善。
三、加強對自我身體功能的了解,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,避免危險因子的產生,提高健康水平。
2019年6月13日 09:41
?瀏覽量:0